內容簡介
★ 深度解析法拉利名車的機械工藝
★ 百幅全彩圖片呈現法拉利絕美流線車身
★ 精裝全彩超大開本,值得車迷珍藏
目錄
神話起源
1947年:傳奇誕生
Auto Avio Constructions 815
法拉利166
法拉利342 America
法拉利212 Export
1950年代:喧囂的歲月
法拉利375 America
法拉利250 GT California
1960年代:汽車的關鍵時期
法拉利250 GT SWB
法拉利250 GTO
法拉利275 GTB
法拉利250/330 Le Mans
法拉利330 GT 2+2
法拉利 Dino 206
法拉利365 GT 2+2
法拉利365 GTB4 Daytona
1970年代:
嚴苛景氣下的期許
法拉利308 GTB
法拉利512 BB
1980年代:
蓬勃發展的十年
法拉利 Mondial 8
法拉利 Testarossa
法拉利288 GTO
法拉利F40
法拉利348 TB/TS
1990年代:
GT跑車的嶄新構想
法拉利 456 GT
法拉利 F355
法拉利 512 M
法拉利 F50
法拉利 550 Maranello
法拉利 360 Modena
2000年代:超級跑車的時代
法拉利 550 Barchetta Pininfarina
法拉利 Enzo
法拉利 F430
法拉利 612 Scaglietti
法拉利 458 Italia
法拉利 California
法拉利 599 GTO
法拉利 Four
作者介紹與索引
自序/導讀
超跑工藝的極致美學
經典車款的迷人內幕
六十多年來,以躍馬徽章為標誌的法拉利,設計並生產出數百款轎車和卓越非凡的跑車,並在賽車場上得到過無數次世界冠軍和勝利;身?義大利歷史上無與倫比、?人欣羨的一頁,法拉利已經達到了車壇的巔峰。這則令人著迷的故事不只關於車,也關於人,一切的傳奇就從恩佐.法拉利開始──他是這段冒險傳奇無庸置疑的主角,而冒險則從一九四七年由一百四十名員工及三輛車的設計過程揭開序幕。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呈現方式,為您敘述這則今日依然在世界各地的賽道和公路上奔馳的傳奇。
從一九四七年問世的第一輛法拉利——125 S到二○一○年的590 GTO,這些掛著「躍馬」標誌的汽車不僅在賽車史上出類拔萃,在一般汽車的歷史上也不同凡響。迷人的線條、已成?品牌代名詞的經典紅色車身,以及V8和V12引擎運轉時獨一無二的咆哮聲,當年是馬拉內羅這家車廠所生產的車輛最吸引人的特色,直到今日依然深植人心。這個廠牌是不折不扣的公路神話,也是義大利的卓越象徵。法拉利擁有出自賓尼法利納、博通和維格納勒等傑出設計團隊之手的洗鍊外觀,是車迷們最奢望的夢想,無疑也是各國愛車人和收藏家瘋狂著迷的對象。這家傳奇公司的創辦人恩佐.法拉利曾說過──「最棒的法拉利永遠是下一款新推出的法拉利。」因此,法拉利的傳奇將繼續在世上流傳。
內容試閱
一九四七年五月二十五日,法拉利汽車公司將第一次世界大戰飛行員法蘭西斯科.巴拉卡(Francesco Baracca)座機的躍馬徽章作為標誌,以新車款Sport 1500贏得了羅馬大獎賽,在此之前,這家靠著為軍隊供應零件、生產磨床和車床而熬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小工廠還鮮為人知;到了一九四七年,曾於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九年間擔任愛快羅密歐(Alfa Romeo)賽車手、後來出任車隊經理的法拉利創辦人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終於得以再度耕耘自己的夢想:賽車。
法拉利的第一輛賽車是由喬克諾.克羅布(Gioacchino Colombo)所打造的,這位法拉利在一九三○年代任職於愛快車隊時認識的技師,提出了一個瘋狂的構想:做出一輛除了能作為賽車,亦可合法上路的車子,這輛車還要以十二個汽缸推進──這個大膽的計畫若能實現,必定會成為汽車史上最偉大的傳奇。
後來,這家直到一九四○年都只有四十名員工的公司,請來新設計師朱塞培.布索(Giuseppe Busso),他嘗試開發某種機械系統,然而,雖然他對汽車機械的運算能力卓越,卻無法適應馬拉內羅的生活,他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證實:「一九四六年中期,要在馬拉內羅生活很不容易,燃料和電力都是配給的,要找到麵包和麵條填飽肚子也很困難,儘管如此,法拉利仍然一枝獨秀,是業界魅力獨具、無庸置疑的領導者,當我在一九四七年末離開馬拉內羅……其實我是逃離馬拉內羅的,完全沒想到此後我心中對「指揮官」(Commendatore,義大利政府於一九二三年授予恩佐.法拉利的頭銜)的景仰和感激會與日俱增。」
法拉利以他的技藝和堅持實現了夢想,打造出一輛掛有他名字、屬於他的車,然後到了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一日這天,搭載十二缸引擎的Spirit 125在皮亞琴察(Piacenza)的賽道亮相。
不過,初登賽場的戰績並不理想,由備受信賴的車手佛朗哥.科帝斯(Franco Cortese)所駕駛的賽車在僅剩三圈就跑完全程之際退賽了,兩週後,法拉利帶著他的125 S以及佛朗哥.科帝斯在羅馬大獎賽再度現身,並奪得首場重要勝利,為躍馬標誌寫下了歷史,而這只是無盡傳奇的起點;由克羅布設計的十二缸引擎,成了這家一九四三年從摩德納遷至馬拉內羅(摩德納南方十六公里)的年輕公司的特色,從此以後,法拉利生產的所有賽車和一般跑車上,都看得見躍馬標誌。
十二汽缸的優異性能,和覆蓋在這些傳奇機件上方、出自賓尼法利納(Pininfarina)、維格納勒(Vignale)和杜陵(Touring)等設計團隊之手的洗鍊車體,迅速造就了法拉利在車壇的領導地位:知名車手、重量級高階經理人和美國富豪都成為這家年輕車廠的貴客。法拉利在一九四七年只生產了兩輛車,翌年有五輛,到了一九五七年則生產了一百一十三輛,就連當時年紀尚輕的吉安尼.阿涅里也訂製了一輛車—特製的藍綠色166 MM Touring Barchetta敞篷跑車,配備白色皮革內裝。從一九四八年的義大利千哩耐久賽到利曼24小時耐力賽,賽場上捷報頻傳,然而法拉利擘畫了更多遠大的目標、追求更多聲望,還意欲打敗F1王者—也就是二戰前由法拉利工廠設計出來的愛快羅密歐158;一九五○至一九五一年間,愛快與法拉利在賽車場上的競爭很激烈,而這段時間法拉利也生產了「指揮官」和他的美國代理商路易吉.齊內堤夢寐以求的極致GT豪華跑車,包括212 Inter和340 America等經典車款,這些車子並不好駕馭,但是迷人至極,因為它們的引擎蓋下藏了十二個強而有力的汽缸,也因為駕駛它們是一大挑戰。
法拉利還以四汽缸的單人座...